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指出,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营业收入超过16.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98亿元。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特别是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赋能乡村振兴论坛”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分会第四届年会日前在山东淄博举行糖心vlog。与会学者就如何更好推动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
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
“君不见玉堂琼瑶水漾春,倾城儿女共盈川。君不见灵石世间痴情事,月如粉黛命已悬。锦绣年华应尽舞,莫教银筝空唱篇……”在本次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分会、山东财经大学主办的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播放了一段由李白、林黛玉AI人物形象构造的跨时空诗词对话,引得在场学者啧啧称叹。作为古典文化内容和科技结合的案例,金元浦将《AI李白与林黛玉对诗》视为AI大模型建构的经典文脉IP。
事实上,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传统与现代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中国传统及当代文化的双向对接,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金元浦提出,AI大模型与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形成新形态、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在他看来,AI与文化产业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前景、新方向,要促进AI与文化产业的双向交流、双向成就,创造出新的前景。
在文化产业领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化数字化是必经之路。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军红认为,数字经济规模、文化产业数字化组织建设和科技投入及吸收能力是影响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技术、组织、环境三方面协同作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范玉刚表示,要借助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统筹文化资源存量和增量的数字化,以文化数字化战略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把先进科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
把正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观
文化产业有着鲜明的双重属性,既有追求经济价值增长的一般生产特性,又有回归文化本身诉求精神自由的“非生产劳动”特性。范玉刚认为,立足时代语境和新发展阶段,健全体系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价值体系是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维度糖心。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庹祖海强调,文化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把握其独特性,即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属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站稳中华文化主体立场,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价值。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管宁以明代家具等独特的生活美学为例,探讨了传统造物现代转化的新探索。在他看来,我国自古就有“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传统。中华美学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升生活美学的宝贵文化资源,开发传统文化宝贵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提炼新主题,创造新形式;要涵纳人类文明进步,博采东西方各民族历史文化精髓,催生艺术新质,创造出更具审美魅力的艺术经典。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TXAPP.TV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文化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凸显出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以及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山东模式”是当下农村文化经济发展的缩影。通过对山东省十六地市的综合考察,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邵明华基本厘清了山东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将其分为手工艺产业、书画产业、文创农业、乡村文化旅游四大类别。她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总结为依托农村文化资源或长期文化生产传统,坚持市场主体,依靠乡村能人带动,以发展文化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化是根本,产业是载体。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文化资源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路径。借助千年发展中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银饰锻制技艺文化,云南鹤庆新华村的“小锤文化”锻造出享誉中外的银制品。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张振鹏说,这是“小锤”敲出的振兴路。在他看来,赓续与创新乡村文化并非对所有乡村文化全盘接受、平均用力,而应选择具有历史和时代价值的乡村文化重点突破、精耕细作。一方面,要加强乡村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另一方面,要将乡村优秀的精神特质发扬光大。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章军杰认为,可以深度挖掘县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以特色文化产业为抓手,赋予县域历史文化以新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从文化维度打破“城镇化陷阱”“千城一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县域发展道路。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28日第274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